這一次要介紹是氣質翩翩的美型男-何戎,
在年代當主播時,何戎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斯文又有氣質,
但我們今天要揭開不一樣的何戎~~~
何戎一穿上白色晨禮服現身,出眾的氣質立刻營造出白馬王子般的優雅魅力^^
與年代新聞台主播的形象完全不同,相信女粉絲們一定很難抗拒吧!
本名:何戎
生日:63年1月29日
身高:181公分
體重:78公斤
星座:水瓶座
興趣:球類、運動、烹飪
學歷: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
工作經歷:
TVBS新聞部社會組文字記者、ERANEWS新聞部、
財經組文字記者、年代新聞主播、節目主持人
座右銘:價值觀是老的好


你不知道的何戎--轉載30雜誌訪問稿
先成家後立業
28歲就結婚的何戎,目前已有一個1歲半的戎寶寶—— 何鍇。他的辦公桌上、電腦桌面,放的全是寶貝兒子的照片,皮夾裡則擺了張全家福,他還會秀出手機內戎寶寶的照片告訴你:「這是我兒子。」
「我的生活就是兩個字:簡單。」何戎覺得生活太複雜會很痛苦,工作與家庭就是他現今生活的全部。聽說某週刊跟拍何戎一年多,尚拍不到什麼可公諸於世的「精彩」內容。
要找何戎很容易,他不是在家,就是在前往工作的路上。年代新聞部行政組副理劉立平認為,以何戎的外表條件,30歲正是玩得最舒服的時候,然而他十分有家庭觀念,甘於平淡地享受家庭生活。「他的生活對我來講是沈悶,但是他甘之如飴。」劉立平覺得這純粹是價值觀的差別。
家庭觀來自父親
何戎的家庭觀念深受父親影響。何戎的父親在四川大學就讀時,因響應「十萬青年十萬軍」的號召,投筆從戎。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,40多歲才生下何戎。當何戎上小學,父親已經50多歲,同學們常將何戎的父親誤認為他的爺爺。放學時,同學們看到何戎的父親,就會叫他:「何戎,你爺爺來接你了。」
父親的年紀雖然比較大,但是給何戎的愛只有更多。何戎從父親那兒感受到的家庭溫暖,讓他有這樣的規劃:「我35歲前一定要結婚,而且婚後要生小孩。」在結婚年齡不斷延後、生育率迭創新低的台灣,何戎的想法很不一樣。
父親的潛移默化,使何戎十分重視家庭。「家庭是一切事情的根本,一個好的家庭是很好的後盾,在工作上是極佳的助力。」何戎認為這是父親給他終身受用的觀念。父親的言教、身教,使他比一般小孩早熟,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。
父親告訴何戎,為人不能只為自己想,也要站在他人角度想事情,同時還透過身體力行,給何戎最好的身教。在幾十年前,男主內女主外的傳統根深柢固的年代,何戎的父親就放下大男人的身段,為擔任廣播員的另一半分擔家務,「我喜歡做家事也是受到爸爸的影響。」何戎肯定地說。
學習分擔家計
由於家境不好,何戎小時候很少參加校外教學。雖然父母的理由是:校外教學不太安全。然而何戎慢慢知道,真正的原因是家裡的錢不夠支付這筆額外的開銷。小小年紀的何戎已經能體諒父母賺錢的辛勞,即使知道父母的說詞只是藉口,也從不吵鬧。
國中的暑假,何戎為了分擔家計,經由母親朋友的介紹,在大樓裡當清潔工。他得拿報紙擦窗戶、從12樓到地下2樓,一階一階地清洗大樓的樓梯、用很平的鐵片把黏在地上的口香糖刮乾淨、想辦法洗掉暗紅的檳榔汁污漬等。有一回,何戎的母親去探他,看到他脫下來的衣服擰出許多汗水,心裡十分不捨。「那時候去做那樣的工作,我會有一點點自卑,但是回過頭想,那是很寶貴的經驗。」直到現在,何戎看到掃地、倒垃圾的工作人員,都會向他們說聲謝謝,「那是發自內心、感同身受的將心比心。」
確立傳播路
何戎求學的過程並非順遂,然而比起大部分大學畢業還無法確定方向的年輕人,不甚順利的求學路,反而促使他思考未來的路,19歲就確立志向。
由於舅舅念的是工科,在「外甥像舅舅」的期望下,國中畢業後,他選擇就讀學費較便宜的國立宜蘭農工機械工程科(現改制為宜蘭大學)。升上五專三年級,何戎和工程數學、微積分、流體力學、動力學等機械專業科目相遇,在頭痛的侵襲、咬牙硬撐的奮戰、「天啊~」的吶喊聲中,看著低空掠過的分數,平復深深的挫折感後,何戎認真地思考:「我到底適合走哪一條路?」
五專四年級時,何戎確定自己要走傳播這一行。何戎發現,自己對語文和文字很有天分及興趣,他常參加學校的英文朗讀、演講比賽,還在佳音美語補習班擔任英文老師,賺取生活費。
苦讀蹲馬步
何戎的英文聽說讀寫流利,全是下苦功打下的堅強實力。就讀五專期間,他每個星期都從宜蘭回台北參加空中英語教室星期三的查經班、星期六的青年晚會,並認真地讀雜誌、查字典、聽廣播學英文。
當他下決心往傳播界發展時,也以無比的毅力和背水一戰的決心,準備插班大學的考試。唸五專五年級那一年,他每個星期六上午在宜蘭上完課,中午就坐火車回台北,下午開始補習,直到晚上11點。星期天一早同樣向補習班報到,補習到下午才坐火車回宜蘭,就這樣辛苦了一年後,順利考上文化大學新聞系。
大學的學費對何戎來說是一大筆開銷,他以助學貸款20多萬元完成學業。大學的學費負擔雖重,但透過學長介紹到中視工讀的機會,讓何戎和電視結下不解之緣。
工讀生也能留印象
常替人著想、為人細心的何戎,觀察力敏銳,工讀的時候就讓記者們願意傾囊相授。電視台工讀生要負責聯絡記者、整理稿件、打理行政雜務,包括發便當皆為職責所在。何戎連發便當都很用心,會注意每個記者的出缺席狀況、喜好的菜色,因此讓記者們對他印象深刻。往後即使記者們工作繁忙,只要何戎向他們請教,無論是寫稿或採訪上的經驗,他們都會花一點時間指導何戎。
退伍後,何戎進入TVBS新聞部當社會組文字記者,之後調往年代新聞部擔任財經組文字記者,很快就躍上主播台,播報平日下午、深夜的整點新聞,以及週末的晚間新聞。由於表現良好,半年前,何戎開始擔綱每日晚間6點到7點的年代晚報主播,是年代新聞部重點栽培的當家主播之一。
先天出色後天努力
何戎在工作職場的境遇,迥異於求學時期的不順利。前華視新聞主播莊開文曾說:「俊男美女對提升收視率是有益的。」何戎182公分、78公斤的英俊外表,顯然是在電視媒體發展的重要條件,兼之以年輕混合著早熟性格呈現的穩重氣質,形成何戎獨特的加分項目。「何戎雖然年紀輕,但是很沈穩,坐在主播台,他是又年輕又挺又穩。」劉立平內舉不避親地點出何戎的特色。
除卻年紀、長相、氣質等先天優勢外,何戎在工作上也十分努力盡責,絲毫不敢懈怠。不管公司給他什麼播報時段,他都盡力做到最好,因為他認為,每多一次播報,就多一次磨練的機會。比較各電視台新聞節目已是何戎每日必做的功課,回到家,他還會看Discovery頻道,學習國外節目如何運鏡。「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就在於你永遠都在學習。」這是從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那裡得到的秘訣。
高度自我期許
雖然台灣觀眾似乎比較喜歡帥哥美女主播,但是何戎希望學習的主播典型是美國ABC資深主播Peter Jenings。「我想成為他那樣子的style,高雅、紳士又不傲慢。」這是何戎對自己的期許。
從坐上主播台「心情超緊張、表情嚴肅又僵硬」的第一次,到現在的駕輕就熟,何戎的表現愈來愈可圈可點。而新聞工作帶給他的挑戰和成就感,就是在911事件、新航空難等重大事件發生之際,即使必須輪流接棒播報24小時、現場直播應付各種狀況,能因身在第一線將最新的消息帶給觀眾,使自己有機會參與刻畫歷史的時刻。「把新聞當成一個事業來經營。」就是何戎對自己的期許。
本文出自:30而立30當家 2005年1月號 / 作者:林婉蓉